万家首页
万家社区
安徽资讯

万家热线·健康  

健康> 行业资讯 > 正文

合肥瑞金肛肠医院:胃肠息肉=癌前病变?此言差矣!

我要评论 2020-12-02 09:34

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,“诶,我的内镜报告上提示胃肠息肉,这不会是个肿瘤吧,我还能活多久?”做个病理结果还得等一周,在这一周的煎熬时刻,上网一查,心更是凉了半截,整天担惊受怕,寝食难安,所以息肉到底是个啥?

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,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,包括增生性、炎症性、错构瘤、腺瘤及其他肿瘤等。通俗来说,就是多长了一块小东西在你的身体上,在胃肠道上的就叫胃肠息肉。

其实息肉也分很多类型,只有腺瘤性息肉才是可能发展成癌症的癌前病变。在发生恶变之前,这类腺瘤性息肉可以在胃肠道中潜伏长达5~20年不等,而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管状型腺瘤、绒毛状腺瘤、管状绒毛状腺瘤,其癌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绒毛状腺瘤、管状绒毛状腺瘤、管状腺瘤。

如果发现了这三种息肉,那是必须要切除的。如果将其余类型的息肉都归于癌前病变的息肉,那可有点冤枉了,比如炎性息肉,根本原因就是炎症,因炎性反应,黏膜水肿而生,只要积极医治原发病,炎症刺激消除后,息肉可自行消失。而增生性息肉和黏膜肥大性赘生物都属于增生性的,基本没有癌变的风险。

目前处理胃肠息肉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内镜下切除。而切完之后也不是完全不用管了,息肉切除后还是要定期做内镜检查的。有研究表明,对于腺瘤来源的大肠癌(肛肠外科 消化内科 肿瘤科),息肉切除后定期肠镜随访能降低88%的大肠癌(肛肠外科 消化内科 肿瘤科)发病率。

所以,为保持胃肠道无息肉状态,防止胃肠道肿瘤的发生,息肉切除后6-12月内进行内镜随访是很有必要的。若再次发现息肉,可按照查出的息肉情况重新确定医治方案。

合肥瑞金肛肠医院温馨提醒:即使查出胃肠息肉也不必太过担心,现代医疗手段对于息肉还是足够强大的。对于息肉,该切除切除,该医治医治,保持良好的心态,规律的生活作息,积极的诊疗,是可以祛除息肉可能带来的种种隐患。

万家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编辑:沈小雪
  • 万家社区邻里

    万家社区邻里

    微信扫码登陆,发布问题求助

    安徽知名专家,免费在线解答

  • 万家健康频道官方微信

    万家健康频道微信

    微信号:jkzhf520

    微信扫一扫,关注公众号

  • 小孟跑社区

    小孟跑社区

    合肥大小事,社区烦心事

    扫码加好友,向小孟求助

  •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

   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

    微信扫一扫,使用小程序

    每天10分钟,通晓合肥事

查看更多 网友热评

发 表以上言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言论,万家热线保持中立

更多专题报道

2023中国梦·原创视听节目展播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...[详情]